博体育河北举行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06-30 02:11:31

  博体育4月13日上午,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北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河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智学介绍河北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相关情况,并与河北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邢秋洁,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与职称管理处处长尹冰,河北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韩军,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处副处长王秋曼共同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三级调研员吴志同主持。

  今天,我们专门邀请到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河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智学先生,请他介绍河北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相关情况。同时,我们还请来了河北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邢秋洁女士,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与职称管理处处长尹冰女士,河北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韩军先生,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处副处长王秋曼女士,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代表省教育厅向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媒体朋友们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河北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二十大对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战略部署。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安排部署,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省。

  近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概括说实现了“三个普及、三个全覆盖、两个提升和两个增强”。一是三个“普及”。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明显提升,167个县(市、区)提前一年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标准;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毛入学率达96.1%;高等教育普及化迈入新阶段,在校生规模185万人,毛入学率达57.36%。二是三个“全覆盖”。学前教育城乡全覆盖,从根本上破解了“入园难”问题;财政经费拨款全覆盖,生均拨款制度全面建立;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建立了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三是两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全面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学模式和育人方式改革持续深化;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五年间共培养高校毕业生260余万人,中职毕业生135万人。四是两个“增强”,深化招生、评价以及人事制度改革,学校办学活力持续增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双减、规范民办义务教育等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不断破解,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北教育事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的基础上,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系统谋划了中国式现代化河北教育场景,制定了《教育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北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教育强省建设总的思路是,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建设人民满意、教育强省为目标,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现代化助推河北现代化进程。

  教育强省建设发展目标是,2023年博体育,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在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人民满意、教育强省奠定扎实基础。到2025年,教育强省建设取得实质进展,基本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到2027年,教育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教育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前列,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围绕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河北教育场景,我们提出了12个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后五年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举措。在这里我简要介绍一下。

  (一)党建引领行动计划。重点实施3个工程,一是实施高校党建领航工程,开展示范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创建活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是实施中小学校党建强基工程,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到2027年,培育创建100所党建示范校。三是实施民办学校党建提升工程,强化党建量化考核,夯实党组织政治功能,着力提升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水平。

  (二)时代新人铸魂行动计划。一是坚持不懈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推进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深化“大思政课”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开好讲好“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三是突出“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实施青少年健康教育行动,美育浸润行动,深化劳动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推进体教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服务重大战略行动计划。一是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深化与京津教育部门协作,突出重点区域,坚持项目带动,持续提升教育协同发展水平。二是积极推进在京高校向雄安新区疏解进程,高起点建设一批数量充足、条件优良的中小学和幼儿园,为疏解人员及新区居民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三是全面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优化乡村学校布局结构,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一是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扩大城区普惠性幼教资源。二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到2027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占比达40%以上。三是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通过加强县域高中建设、组织省级示范性高中帮扶薄弱高中等措施,推动高中协调发展。

  (五)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实施中职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到2027年全省所有中职学校(含技工院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实施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工程,重点支持40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和100个专业群,持续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加强职业技术大学建设,积极探索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六)高等教育“破题”行动计划。重点实施三个工程,实施高等教育“高地”打造工程,支持优势学科冲击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实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加强高水平专业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硕博学位授权单位建设,提升河北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实施高等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增强河北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到2027年,河北高等教育在“双一流”建设、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研奖项、高层次人才队伍、博士点建设等方面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

  (七)终身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扩大终身教育资源、发展社区及老年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

  (八)民办教育规范发展行动计划。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加强民办学校监管,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

  (九)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行动计划。加强孔子学院建设,深化援外培训,稳步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十)新时代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实施强师工程,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强化师范生培养质量。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优化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落实教师优先政策,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十一)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河北教育数据管理平台,丰富省级智慧教育资源,持续提升教育数字化水平。

  (十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行动计划。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健全教育评价标准和体系。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办法,深化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发挥好教育评价在人才培养中的导向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以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河北教育场景为目标,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深入调研,细化举措,破解教育难点;健全落实机制,分年度制订工作计划;优化环境,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能否具体介绍一下我省在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方面的一些情况呢?

  谢谢您的提问。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水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结合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切实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支持鼓励优质企业深度参与学校育人全过程。推进产教融合,建设50个校企共建生产实训基地、30个省级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强化工学结合,每年为全省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0万以上。

  二是加快提升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水平。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计划,创建3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每年新增60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提升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推动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深度转型,每年遴选50个应用型示范专业予以重点支持,大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三是持续提升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质量。支持硕博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稳定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争取到2027年,全省硕士学位授权点由目前的534个增长到600个以上,研究生培养规模由目前的7万人增长到10万人以上,实现全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的明显提升。

  请问,围绕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发展改革部门发挥了哪些作用,下一步有哪些工作谋划?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大家都知道,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省发展改革委作为经济综合部门,积极推动教育强省建设责无旁贷、义不容辞。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项目政策并重、改革创新并举”基本原则,加强规划引领,加大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深化改革创新,多措并举助推我省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我们把加快建设教育强省作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在制定“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和产业发展等各类规划过程中,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强化规划在全省教育事业推进中的战略引领作用,推动教育现代化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同频共振、合拍共鸣。

  二是坚持深化改革,充分释放教育发展动能。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积极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政策博体育,科学合理制定全省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制定课后服务收费管理政策,统筹推动“双减”政策落实落地。在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率先获批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城市,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三是坚持精准投入,加快补齐教育发展短板。我们坚持把支持教育事业作为投资重点,加大中央、省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促进全省教育事业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把有限资金用在群众需求的刀刃上、薄弱环节的痛点上、公平质量的关键上,通过精准投入不断推进我省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累计投入45亿元,支持了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校舍、农村地区教师周转宿舍、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等400余个项目建设,集中向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和薄弱环节倾斜,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高质量的教育。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优化配置资源,一体化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人才改革,为积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教育场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博体育,实现教育强省目标展现发改担当,贡献发改力量。

  河北是教育大省,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我想请问一下,财政在教育经费保障和建立持续稳定增长机制方面有哪些工作举措和安排部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教强冀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教育投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政策措施,夯实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物质基础。各级财政部门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教育强省建设目标,坚持将教育支出摆在优先位置,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增加教育资金投入,确保财政教育支出持续稳定增长。近五年,全省教育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一直保持在17%以上,每支出6块钱就有1块钱花在教育上,投入努力程度较高。

  在保障教育经费稳定增长同时,各级财政部门牢固树立保障教育公平的理念,会同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优化政策机制,规范经费管理,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可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加大教育投入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一是坚持政策引导,完善支持机制。坚持以制度设计、标准设计带动教育投入,2019年研究出台了《教育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明确了23项财政保障事项和资金分担比例,落实各级政府投入责任,构建了覆盖各级各类教育,面向学校、学生、教师各要素,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相统一的政策框架。二是坚持标准带动,健全保障机制。我省先后制定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本科高校、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实现各学段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全覆盖。健全学生助学政策,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社会积极参与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机制,实现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学段资助政策全覆盖。三是坚持绩效为先,强化评价机制。对预算资金的分配、使用,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绩效管理,开展部门自评、财政重点评价,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理念。强化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对资金使用效益高、预算执行快、财务管理规范、评价结果优秀的单位或地区给予奖补;对支出责任落实不到位、支出进展缓慢的单位或地区,要扣减一定额度的资金安排,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强化经费管理的积极性,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将建设教育强省列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之一,为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提高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一步,财政部门将一以贯之地把教育投入作为支撑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予以优先保障,为加快建成教育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谢谢大家!

  谢谢您的提问,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职称是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要标志。职称工作是人才评价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举措。习多次强调,要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天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省人社厅坚持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真抓实干,聚焦三方面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一是聚焦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有创新。2017年5月,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我省职称制度改革工作。2023年,陆续出台了《河北省职称评审管理办法》《2023年河北省职称工作要点》,近日我们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方面更加实化具体化,建立起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和“菜单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健全规范的政策体系、推动有力的工作举措、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保障措施。

  二是聚焦教师队伍职称制度改革有目标。教师队伍职称制度改革,是全省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高校教师、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教师等系列职称制度改革方案,整合中小学幼儿园职称制度,将所有系列专业全部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积极推进乡村中小学教师实行职称“定向评审、定向使用”,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三是聚焦提升职称工作服务能力有举措。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大力推进职称自主评审权下放,充分发挥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主体作用。截至目前,全省118所高校全部实现职称自主评审,1.2万高校教师通过单位自主评审晋升高级职称,全省3.6万名乡村中小学教师享受“定向评审、定向使用”政策通过了高级职称评审。这些政策举措,有效发挥了高校在职称评审和用人中的主体作用,受到乡村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欢迎,稳定了基层教师队伍,激励了广大乡村教师扎根基层,建功立业,教育系统职称制度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下一步,河北人社部门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教师各系列专业职称评价标准,努力构建导向更加鲜明、标准更加科学、流程更加规范、服务更加快捷的职称评审工作格局,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请问,在加快教育强省建设中特别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打算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谢谢您的提问。围绕推进河北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谋划了几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重点关注农村边远地区和城镇人口集中地区,补短板,优布局,持续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充分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二是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育质量,缩小区域差距,加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采取特教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形式,确保每一名具备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三是实施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工程,培育一批省级示范高中和特色高中,改造提升一批县域高中博体育,到2027年在省级示范高中和特色高中就读的学生占比达70%以上。所有县域高中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四是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博体育,优化义务教育结构,持续增加公办学位供给。五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教育专网,提升通用教室多媒体装备水平。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开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试点工作。建设一批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和示范校。

  感谢5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5位嘉宾的发布与答问。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可与河北省教育厅宣传中心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