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体育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和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有关工作要求
发布时间:2023-06-30 02:11:22

  博体育出席人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东斌,北京市西城区教委主任王攀,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校长褚新红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和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有关工作要求。(中国教育报记者 单艺伟/摄)

  各位嘉宾,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来参加教育部虎年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今天是2月15日,农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这样一个团圆的日子、美好的日子里,我们也开启了2022年教育新春系列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首场,向各位介绍基础教育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及即将到来的春季开学有关工作要求。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玉刚司长、朱东斌副司长,还有我们特意请来地方教育部门的代表,北京市西城区教委王攀主任,还有中小学校的代表,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褚新红校长。

  下面,首先我们请吕玉刚司长介绍今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任务,以及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有关工作的要求。

  好,谢谢续主任,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发布会。虎年正月十五,首先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各位媒体朋友元宵节快乐!也感谢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基础教育的关心与支持、帮助。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这一年,基础教育战线广大干部、校长、教师认真落实“双减”这项重大政治任务,积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勇担使命、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风貌。在此,向中小学、幼儿园的广大校长、园长、教师和各级教育部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新春的问候!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基础教育要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做出应有贡献。总体要求是: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基础教育的重大决策,进一步加强党对中小学幼儿园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持续巩固提高学校“双减”工作水平,积极落实基础教育“十四五”重要部署,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主要围绕着三个关键词来展开,这就是“巩固提高、深化落实、创新突破”这12个字。

  各位记者都非常关注“双减”工作。经过各地各校的共同努力,2021年秋季学期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开局良好、进展平稳、成效明显。作业总量时长有效控制,作业管理制度普遍建立,作业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课后服务的项目吸引力有效性显著提升,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去年春季学期末的49.1%提高到秋季学期末的92.2%。

  教学管理明显加强,学校普遍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强化了校本教研,落实了“零起点”教学和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制度,绝大多数教师参与了辅导答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育观念积极转变,广大教师更加注重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广大家长逐步树立“健康第一”的育儿理念,更加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减负提质受到好评,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73%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比“双减”实施前明显减少,85.4%的家长对课后服务表示满意。这一项工作我们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强。

  下一步,我们将委托有资质的、信誉度高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独立调查,并利用督导监管的平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要畅通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和途径,进一步提高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水平。

  按照中央提出的“双减”工作目标任务,2022年,要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继续把落实“双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持续巩固提高学校“双减”工作水平。

  一是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在“压总量、控时间”的基础上,注重“调结构、提质量”。推动各地各校通过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完善作业设计指南、开展优质作业展示交流活动、举办作业设计大赛等等,进一步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水平,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是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在“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注重“上水平、强保障”。推动各地各校进一步挖掘校内潜力,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社会资源,进一步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督促尚未落实课后服务经费的地方逐县逐校落实到位,切实保护好教师参与参加课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育部将召开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充分发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指委指导作用,推动各省制订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进一步强化教师备课和校本教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深入推广应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认真遴选“基础教育精品课”,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是提高均衡发展水平。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大力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出台构建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意见,召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积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工作;研究制订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一是落实《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这是中央办公厅今年1月份刚刚下发的一个重要文件,推动各地认真学习贯彻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一校一案”积极稳妥实施。研制中小学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议事规则示范文本等配套文件,着力健全学校领导体制机制。

  二是落实《“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导各省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做好入园需求预测,以县为单位完善普惠性幼儿园布局规划,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深入推进幼小科学衔接,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水平和科学保教质量,更好地服务国家人口发展战略。

  三是落实《“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导各省制订实施方案,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县中托管帮扶工程;严格落实普通高中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政策,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四是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导各省制订实施方案,推动特殊教育拓展融合发展,持续做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工作,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两端延伸,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的体系;推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的融合,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一是在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上突破。研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职化、专业化水平。要在广大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上突破。研制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切实履行相应职责,有效形成育人合力,为落实“双减”、提高育人水平营造更好的环境。

  三是在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上突破。要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整合建设基础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基础教育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进一步升级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应用,以教育的信息化引领基础教育的现代化。

  四是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上突破。认真总结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成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推动各地各校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促进劳动教育常态化有效开展;深化考试评价改革,加快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要进一步加强“双减”背景下中考命题的研究工作,切实提高命题质量,确保依标命题、难易适度、教考衔接。

  今年教育部将专门召开一次推进中考命题工作的会议,重点就是部署进一步提高中考命题质量。要推动落实幼儿园、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切实发挥质量评价的导向作用。去年这一年,我们花了很大的气力对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评价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我们要把这三个指南落实好,切实发挥好这三个指南的引领作用,构建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是认真制订教学计划。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订春季学期的教学计划,确保开学后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学校要认真分析每名学生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积极做好辅导答疑帮扶有关工作;要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要充分利用冬奥会的宝贵教育资源,认真做好学生开学教育,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二是积极开展家校沟通。学校在开学后,要召开一次专题家长会,全面介绍去年秋季学期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成效和情况,特别是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情况,积极听取家长对本学期进一步做好“双减”工作的意见建议,切实增强家校协同做好“双减”工作的合力,进一步增强我们做好“双减”工作的信心。

  三是全力做好学生工作。学校要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身心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教育引导和关爱帮扶工作;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报告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认真开展学生返校情况的摸排博体育,对未返校的学生,按照控辍保学联控联保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劝返复学的工作。要认真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学生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有序。

  感谢吕玉刚司长,接下来我们请王攀主任介绍北京市西城区去年秋季学期落实“双减”的成效,以及教学质量保障的有关情况。

  各位领导,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也给大家拜一个晚年,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西城区深入贯彻“双减”各项决策部署,我们积极行动,主动作用,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根据区域内的质量监测情况来看,学生睡眠时间显著增加,从数字上来看,睡眠在9个小时以上的学生人数增长了16个百分点;从体质健康来看,体质健康监测的优秀率和良好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再从作业上来看,作业的时长显著下降,作业的质量显著提升。家长对课后作业形式的认可度也达到了98.3%。依据课程标准,高质地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学业的质量和水平都稳定在较高的水平。具体的做法有几个方面:

  一是区域内成立了由主管区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整体统筹区域内“双减”工作,确保重点问题能齐抓共管,集体研究,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健全四大工作保障机制,这四项工作机制就是协同联动机制、典型案例推广机制、专业支持机制、督查调研机制。比如说,及时发布区域内工作动态,分享学校典型经验,通过行政、教研、科研、督导,我们四支力量一起下沉到学校,具体指导和支持学校深入开展工作。

  二是系统设计“2+X”政策支持体系。“2”是指两个标准,是《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双减”工作评估要点》《西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评估要点》。“X”是指系列 “双减”政策文件,比如说《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这样为学校的“双减”提供标准化的参考。另外,结合校情,我们“一校一案”,打通“双减”落地最后一公里。

  这方面既注重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更注重自下而上的经验分享和典型带动,最大程度激发学校的活力和创造力。

  一是凝聚思想共识,提升学校创造力。在区域层面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的活动,强化对学校干部的培训,充分发挥其在推进“双减”工作当中的引领作用。召开中小学教学工作研讨会、校长论坛,就作业提质、教学评价、“一体化构建课内、课外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研讨;包括组织“围绕落实‘双减’,推进高质量义务教育”为主题的区教育科研月专场活动,展示了学校单元作业设计以及课后服务课程建设的实践案例。

  二是关爱教师成长,让教育有温度。以创新教师评优、管理、激励机制,教师轮岗,探索弹性上下班制度,教师健康行动等,为教师提供加餐等为抓手,关爱教师成长与发展。比如在2021年底,在市财政拨付的课后服务绩效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区域内教育经费的投入,用于提高教师的课后服务的补贴。

  第三,立足“形成性评价+作业研究+课堂教学”联动优化,打造“规范+高效”教学管理。

  西城区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校内减负的切入点,秉承“教委行政推动——教科研部门行动研究——学校行为改进”的工作策略,实现对全区学校的教学引领和质量监控。

  一是深化研讨,构建高效课堂。构建了以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启航杯”“西城杯”“金秋杯”等为抓手的教学研究体系。例如,我区“金秋杯”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全员参与、率先垂范,围绕“双减”背景下形成性评价、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进行现行研究和示范打样,较好发挥了教学研究、学术引领、辐射带动的功能。

  二是开展三加联动式研究,实现作业的“个性”和“弹性”。立足作业检测教学效果、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的功能,开展“形成性评价+作业研究+课堂教学”三加联动式研究。出台单元知识图谱和作业图谱示例,研发单元作业设计思维模型,构建“基础类—提升类—拓展类”分层进阶作业体系。

  上学期末,盘点了12家区属少年宫、科技馆等校外资源,开发了200多门课程课后服务“菜单”,学校来“点餐”。我区“双减”工作案例《推行点“餐”到校丰富课后服务》入选教育部首批10个落实“双减”的典型案例,同时积极动员高校、科研院所,家长委员会、公益组织等各样社会力量参与到课后服务。同时借助教师流动,打破学段、校际的壁垒,让优质资源更多惠及我们的学生。

  同时,西城区以“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优质供给”为基本的价值追求,也构建了“1+3+N”课后服务总体课程框架,指导各校“一校一案”“一校一策”,实施“升级版”课后服务。

  从区域层面通过区家长学校网上课堂推送“国家和北京市‘双减’政策分析”“家校社联动做好生命守望者”等课程,就“双减”政策进行深度解读。同时从学校层面全面加强家校沟通,召开以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负担为主题的家长会、家长沙龙等等系列活动,包括“家长课堂”“志愿者”,走进校园内,增进家长对“双减”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西城区将继续深入推进“双减”向纵深发展,努力让每一名孩子在全面的健康成长当中能够感受到幸福,也让每一名教师在教书育人当中获得发展,更让我们每一位家长和群众能够在教育改革的成果当中获得满意,努力做到有温度的西城教育。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感谢王攀主任,最后请褚新红校长介绍岳阳道小学去年秋季学期落实“双减”的进展成效以及教学质量保障情况。

  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新春快乐!“双减”工作实施以来,我们岳阳道小学始终注重“发挥好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持续强化校内“三个提高”,实现了学生和家长双满意,促进了教育的绿色转型,形成“乐学习、快成长;全发展,行致远”的教育共识,树立起全面育人理念下的“大质量观”。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进行介绍。

  一是强化五育并举。在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了五育并举的“融慧”课程体系,全面建设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尚品、硕学、卓能、强体、崇劳”的优质课程。持续探索“小场地、大体育”,以“项目引领、竞赛承载”为运行机制,唱响“每人每年一专长”,帮助我们的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2021年我们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率达到了99.56%。引导每个学生主动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全校学生每周10个班级开展一人一岗“共创整洁校园”劳动实践活动,这也使得我们本年度的物业保洁人员聘用比例下降了45%。

  二是强化育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着眼国家发展战略、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的个性需求,聚焦核心素养,我们落实国家课程、融合地方课程、创新校本课程。学校利用五年来不断完善的自选课程平台,开设了自主阅读、红色教育、巧手劳技、艺术审美博体育、体育健康、未来创客六大类82门课程和11门非遗课程,包括天津的杨柳青年画,还有风筝魏、传统相声、传统戏法、传统快板等等,供学生自主选择,走班上课。同时我们诚邀有专业特长的家长走进学校,带领我们的学生深度开展了“中国百年风云”“脱贫攻坚”“360行最美劳动者”等等项目研究,共同搭建起了课程育人的多维时空。

  三是强化课程整合。我们将课后服务与课程计划进行科学整合,遵循“安全第一,作业优先,兴趣为本,活动育人”的原则,以学科延展、素质拓展、综合实践、德育主题及“爱的陪伴”家长课程相融合的形式,打通了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得课程有效整合、合理延伸,使学习与实践、体验与探索紧密结合。我们还利用南开大学、天津美院、天津音乐学院等专业力量,聘请了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等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承担了20多门课后服务的课程,并且亲自为孩子们授课。上学期,我们依托这些优质的资源的吸引力,全校学生的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了100%,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满意率达到了99.2%。

  一是强化“学为中心”。我们针对减负提质的整体要求,通过持续开展序列化、专题化、全员化的课堂观察和名师课例研究,引导全校教师自觉从以教为中心转型到以学为中心。我们采取“三步导学”教育模式,在用好预学、组织好探学、设计好拓学上做足了功课。同时,聚焦学生高质量学习的“三个维度”,关注高质量教学的“三个细节”,创造高质量互动的“三种声音”,以实实在在的行为转变提升学生参与热情,引导我们的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收获成长。

  二是强化信息化赋能。开展数据支持下的教学实践研究,应用“听课本”软件,对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测评;使用“教学助手智慧卡”等技术手段对学情进行个性化分析,这样有效提升了教与学的质量。同时,我们还建立全学科线上“学科工作坊”,每周聚焦“双减”重点问题不断拓展线上研修模式。一个学期,发布了各种研修活动百余场,共建共享教学资源3000余件,线节,并且评出校级推优能力点作业283份、优秀课例46节、优秀教研工作坊7个,实现了线上教研的经常化、数据化,形成教师研训新样态。教师还利用智慧校园平台在线“答疑解惑”的链接,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三是强化作业管理。严格落实作业“六级管理”,从作业的预报、申报到协调、审批,再到公示、回访,构建起科学的作业管理机制。从“管理部门研制度、学科备课研分层、师生互促研效果”三个层面,形成作业共研模式。开展“学科有效作业设计”和全学科特色作业展览等活动。每日课后服务我们都为学生安排合适的自主作业时间,教师走班上课,面批面改,针对每一个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实现学生作业的当日作业当日清。同时,我们还将学生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录制成具有学法指导功能的“微课胶囊”,发布在我们的智慧校园平台,在各学科的弹性作业中,供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利用他们的时间进行个性化选择,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是创新实施全要素的综合评价。在“双减”之下,我们从过去比较看重分数,到现在更多注重活生生的人,开展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的全学科期末“闯关嘉年华”活动,更多融入了游戏活动和团队合作,让孩子们在玩中体会思考的乐趣、感受学科的魅力、感悟合作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了这样的期末闯关活动。通过2700名学生全员参与的“习惯养成T台秀”,我们全面展示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成效和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良好习惯示范星”。

  二是更加注重充满挑战的快乐评价。基于课程的学科技能延展,线上线下结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举办每周一个主题的“一站到底、为你喝彩”岳小吉尼斯小项目挑战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科素养,让作业量减少后空下来的时间更加充满趣味性。比如我们语文学科“拼音王国”,数学学科“数字大拼抢”,英语学科“秀出‘融慧’国际范儿”,还有道德与法治学科“祖国的成就我来赞”,劳动学科“擦玻璃大赛”等等,这些活动一系列的挑战赛,都彰显了小游戏、大智慧,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激发探究、合作、创新的热情。

  三是强化激励与改进导向的过程性评价。在“双减”实施后,我们精心设计实施学生“每周成长记录”,学生将一周的学习、生活、劳动、体育锻炼、特长发展等整理成册,从静态的量化结果评价转向动态的过程性评价。比如,在作业评价方面,我们特别关注学生作业过程中的表现,从“基础全对”“及时改错”“自我梳理”三个层次进行自我星级评价,并且按照相应的积分,兑换岳小专属的手绘校园明信片,激发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教师写的鼓励性评语,在日积月累中持续激励学生自主发展。此外,我们还定期为学生搭建了全方位、多角度、高层次的展示平台,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绽放自己别样的精彩。

  “双减”以来,家长对孩子学业负担的减轻、学习兴趣的提升、综合素质的培养普遍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同时,也更多地关注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长远发展需求。可以说,漫漫“双减”之路,我们会进一步关注成长幸福,用我们的专业态度创造教育智慧,用教师的担当寻求育人新途。这一路,我们五育同行,研思并重,共绘宏图。

  感谢褚新红校长。三位嘉宾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我们进入答问环节,看看记者朋友们有没有问题。

  吕司长您好,您刚才提到了,2022年要“一校一策”稳妥实施《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想问您这个意见核心的要求是什么?咱们怎么落实呢?谢谢。

  谢谢我们中青报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大家都很关注,也是一项重大改革。我刚才在介绍情况的时候讲过,今年1月份,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这是经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一个重要文件。推动中小学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这是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博体育,也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个文件落实好。

  这个《意见》重点对发挥中小学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支持和保障校长行使职权、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协调运行机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部署。特别是明确提出中小学校的党组织要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校长要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按照学校党组织有关决议,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并对学校内部的包括学校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等重要工作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

  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中央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推动改革稳妥落实到位。

  一是抓好学习贯彻。要推动各地各校认真学习领会文件重要精神,深入开展学校党组织书记的示范培训,加强文件宣传解读。

  二是加强工作部署。指导各地要认真制定落实《意见》实施方案,全面了解中小学党组织的建设现状,书记博体育、校长的配备情况,摸清底数,建立任务清单和工作台账,“一校一案”积极稳妥推进实施。

  三是完善配套政策。要研究制订中小学校议事规则的示范文本、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清单等配套制度,指导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完善议事规则,着力健全学校内部运行机制。

  四是开展跟踪指导。建立基层联系点,特别是我们要总结前期一些地方试点工作的经验,加强工作交流,总结经验成效,研究解决在实施过程当中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宣传一批典型案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谢谢。

  请问西城区教委王攀主任,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进一步提高作业的设计水平,在坚持做好“压总量、控时间”的基础上,注重“调结构、提质量”,请问西城区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感谢您的提问,也感谢您关注作业设计的重要环节和问题。从“双减”实施以来,西城区就把“一率两性”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开展了作业质量的提升工程。“一率”就是课后服务时段的作业完成率,“两性”是指作业的弹性和个性,以优化作业管理来撬动“双减”向纵深发展。应该说,实施半年以来,在压总量、控时间和提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认为,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它更是课程、课堂教学和评价反馈的关键连接点,也只有把我们学习的目标、作业的目标和评价的目标一体化统筹设计,才能更好的巩固学习成果,检验教学效果,也才能改进教学方法。也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西城区依托教研部门开展了“课程+作业+评价”一体化的研究和实践。下一步如何落实,主要体现在三点。

  第一,要继续规范教学行为。这一块刚才向各位作了介绍,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指导学校做好落实《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等。

  第二,抓准作业设计的根本。我们也是以单元和知识领域为基本单位,梳理了单元的知识脉络和要点,形成了知识图谱。根据这样的知识图谱,再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从他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再到作业的目标、作业的内容、难度的结构以及评价反馈,来进行作业的分层分类设计,力争实现作业的个性和弹性。

  第三,要引领学校深入做好作业内容的设计和实践。在全区已经开展了优秀案例征集推广活动的基础上,下一步教研员将带领各年级的老师,深入到课堂开展实践式的研究,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在课后服务阶段,我们会根据学生学情的特点去匹配课后答疑课程、学习指导课程、拓展学习空间的课程,多措并举地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谢谢。

  “双减”背景下,学生的负担减轻了,那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如何跟踪评价“双减”的成效?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您问的是一个“双减”的核心问题,也是广大家长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双减”,减负是治标,目的是为了提质,促进基础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去年秋季学期以来,各地各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双减”文件精神,把落实课程标准、保障教学质量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不断提升“三个水平”,就是作业设计水平、课后服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取得了积极成效。刚才我们西城的王主任和天津的褚校长反映了学校层面、区域层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在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方面,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方面,强化教育教学管理。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分学科制定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严格落实教学计划,强化教师的备课和校本教研,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要求教师要精准分析教情学情,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日常作业博体育、期末考试、学业质量监测等途径,逐一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辅导答疑和拓展提高工作。

  第二个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我们要求各地各校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作为保障学习效果和质量的关键。一是要加强教师培训,有效实施“国培计划”和各级教师培训计划,切实提高教师的“六种能力”,包括教师育德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课后服务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二是要提高教研实效。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各级教研机构的专业支撑作用。今年我们还将召开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强化课堂教学指导,积极开展各个层面、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三是要强化展示交流。做好“基础教育精品课”的遴选工作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的推广应用,今年还要评选第三届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积极开展优质作业展示交流和举办作业设计大赛。四是要通过信息化赋能。刚才吕司长也介绍了,我们今年要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第三个方面,加强质量评价和检测。一是要求各地各校进一步做好教学质量监测,注重质量分析和结果反馈。根据质量监测的结果,针对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二是要求各地各校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按照去年教育部等六个部门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要求,体现问题导向,改进评价办法,充分发挥质量评价的导向作用。三是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各地各校“双减”工作的落实情况,教育部也将委托第三方开展“双减”落实情况的独立调查,进行跟踪评价。

  我的问题是,实施“双减”之后,对老师的要求提高了,请问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激发和调动落实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呢?谢谢。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可以这样说,教师是落实“双减”工作最重要的基础性的保障。我们学校也一直秉承着“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的理念,通过多措并举,不断促进教师参与“双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此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要全方位提升教师的素养。我们学校有面向全体教师的“六层+四格”教师研训体系,这样可以做到教师的培训分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实现教师培训无死角。同时,在我们的培训体系当中,还有教师们非常喜欢的“悦享教师”课程,我们通过这些课程,引导教师提高站位、放大格局,充分认识“双减”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再一个,帮助教师提升六种能力,我们搭建各种立体化的教师展示平台,让老师在“双减”工作中积极作为,同时在工作中也充分感受成长的幸福。

  第二,还应该强化机制的保障。学校会统筹安排整体工作,建立课后服务的教师团队,健全教师的考核办法,提高我们的管理实效。通过科学的安排课表和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日程表,还有教师在学校内对学生进行执勤护导的时间,科学安排这些时间,我们尽量做到使每一位教师的工作量达到基本均衡。同时,如果教师因病请假,我们的中层干部和校领导会第一时间走进课堂,为教师进行代课,我们不鼓励教师带病工作。我们还为每一个级组安排了一位中层干部,包联这个级组,协助各班班主任,协调解决各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还优化了课后服务的经费保障,做到了课后服务费用百分之百用到教师身上。

  同时,刚才我也介绍了,充分利用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包括大学生,还有有热情、有能力的家长资源,走进我们的课后服务进行授课,以此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还有他们的压力。再一个,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用心用情用力去关注每一位教师,关注他们情绪的变化,关注他们家庭当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比如说老人的生病、老人的照看,还有子女的接送等等,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都会有年级主任反馈给学校,第一时间去协调解决。

  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了学校工会的作用,工会会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见,根据需求为教师采买最实用的用品。再一个,工会在积极宣传教师取得成绩的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工会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公众号和宣传栏、校园海报等栏目,积极弘扬教师师德的正能量,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氛围,也让取得工作成绩的这些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充分感受到幸福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近期辽宁葫芦岛、广西百色等地由于疫情暂停了开学,可能要先线上学习。我们知道,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保障线上教学也是发挥了巨大作用。刚刚也提到了进一步升级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在这样的形势和“双减”的大背景下,将如何更好发挥这个云平台的有效作用,来推进我们的优质资源共享呢?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是在2020年疫情突然暴发的情况下开发建立起来的,这个平台在建设和资源开发当中,紧急依托教育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办学水平高的学校、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和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技术团队,共同开发建设而成的,提供了丰富的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两年来,这个平台不仅为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且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边远贫困农村地区,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至今累计浏览次数超过60亿次,可以说发挥作用非常广泛,应用效果也普遍受到了好评。

  面向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要求,也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教育部提出要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的现代化,并把加强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建设与应用作为重要举措,使其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部里专门对这项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这几个方面进一步抓好这个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工作。

  第一,坚持需求牵引,突出“五个服务”。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拓展它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云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服务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服务家校协同育人,服务应急状态下的“停课不停学”工作。这两年来,我们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在一些地区疫情散发的情况下,停课的时候,各地都普遍使用了这个平台。

  第二,坚持质量至上,汇聚优质资源。严格资源质量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健全资源质量的审核机制,确保资源的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要重点建设汇聚包括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等六类资源。原来这个平台主要是专题教学资源和课程教学资源,我们做了新的研究和设计,现在有六个板块的资源,其中课程教学资源要覆盖各个教材版本的全部课程。原来的课程资源主要是依靠了国家统编教材和人教版的教材,下一步要覆盖各个教材版本的课程教学资源。

  第三,坚持应用为王,完善推进机制。要把应用工作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把工作落到实处。要把平台资源的应用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加大部署推动使用的力度。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将云平台资源的常态化使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基本要求和办学质量评价重要内容。要加强使用培训的指导,将云平台资源的有效使用纳入各级教师培训,作为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重要内容。

  要健全应用激励机制,这个平台从一开始就有一项很好的制度,所有的资源全部免费使用,今后仍然是全部免费使用,鼓励大家使用。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借鉴云平台的资源案例,开展校本教研、集体备课、辅助教学,重点推广一批应用成效显著的典型案例。包括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国家级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也是推进云平台资源使用的一个重要抓手,带动我们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新产生的、新遴选的国家级的精品课将源源不断地提供到这个平台上去,实现资源的更新迭代。

  各地各校要坚持把云平台资源的充分应用与整体推进智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统筹加强智慧课堂、智慧作业、线上答疑、网络教研等多场景的应用,加快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今年教育部将召开融合信息技术深化教学改革的推进会,全面部署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作为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工具。

  感谢刚才几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嘉宾的回答,我看现场各位记者也没有什么问题了,如果后续有,可以再跟我们联系。后天,也就是周四,我们将举行第二场教育新春新闻发布会,也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参加。最后,再次祝各位嘉宾、各位记者朋友元宵节快乐!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谢谢!